创业的想法都是怎么来的?有人是自己发现的需求,也有人是来自别人的意见,甚至有人是拍脑袋来的。本文作者分享了一个“卫哲3+1思考法”,可以帮你更好分析自己的想法,是拍脑袋的,还是经过严格思考的。
好的创意不缺投资,但往往太多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就和做产品一样,需求很多,但能真正解决供需双方问题产生正向收益的少之又少。对于创意项目或者是产品需求的辩伪,给大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在早几年间,有看过一篇“卫哲3+1思考法”,看完后感触很大。当时卫哲对正在做帮助淘宝卖家研究市场工具的团队进行了提问,在这也通过一段对话给大家展示一下:
卫:“你们怎么想到要做这个产品的?”
我:“我们在和卖家接触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花很多时间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什么品类的商品最好卖。”
卫:“有多少卖家会这样做?多久做一次”
我:“大部分卖家每周都会做几次”
卫:“他们现在是怎么了解同行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市场上什么品类的商品最好卖的?”
我:“卖家基本每天都会上淘宝进行搜索,找到同类商品卖得好的竞争对手,然后看他的关键字文案,商品特点,价格,销量,有没有什么活动,每周都会花好几小时。”
卫:“那用了你们的产品,他们怎么做这件事?”
我:“用了我们的产品,他们一方面可以看到针对他的某个宝贝,同行的类似宝贝有哪些,价格如何,销量如何。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某一类目下特定关键字下,哪些宝贝卖得最好。”
卫:“也就是说你们是帮他们节约时间?小企业的时间是不值钱的,中国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
我:“…”
卫:“这些数据他们自己在网上能看到吗?”
我:“能,但有些统计和分析,比如平均价格,有多少人比他价格高之类的他不知道。”
卫:“那知道了这些信息之后呢?他能做什么?”
我:“他可以做一些关键字的修改,价格的修改,或者换一下推广的商品,做直通车推广时候会更有效果。”
卫:“那我们的功能有没有和推广挂钩,比如和直通车做整合?直接让他做直通车的优化?”
我一愣,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过,但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方向:“还没有,不过的确是个很好的方向。”
卫:“那客户在用了你们的产品后,网站数据上会有什么反应?”
我:“也许卖家的搜索行为会减少吧,修改的次数会增加”
……
当时的我看完整段对话,给了我一种拳拳到肉的感觉。卫哲在不了解业务的情况下,能快速看到问题本质,同时给予他人建设性的思考。
这套思考方式被称为“3+1思考法”
3是指:
- 需求是从哪里来的?目标客户是谁?
- 有多少人有这样的需求?
- 他们在有了产品和没有产品前后的痛点、场景分别是什么?
1是指:
- 产品上线后,用户会如何使用,相对应的数据和结果是什么?
这套思维方式几乎就是产品经理的范式思维,前三问帮助我们看清本质和延伸角度,最后一问衡量结果和商业价值。
但往往越简单的公示思维,越难应用到实践当中,因为绝大多数对于业务问题的分析过于笼统和表面。
就拿“需求是从哪来的?目标客户是谁?”举例:
我们经常会把需求做成我们想做什么,而不是客户想要什么。之前我们发现线下批发市场商户有一些经营分析报告的需求,于是我们就做了一个经营数据分析功能。
产品上线后,几乎没有人试用,“我们每天进货、发货都有记录的,每天都会算账的”“我们现在的数据在一些电商平台上都有的,不太需要”
其实当时所谓的经营需求是商户想要更直观的分析各品类商品的利润,我们惯性思维觉得就是常规的经营报表,导致结果数据不好。项目过程也还有很多细枝末节,就不一一赘述。
还有“有了产品和没有产品前后的痛点、场景分别是什么?”:
之前我们有给商户朋友提供过一款移动端进销存软件(管理库存),当时市场反响一般,我们的竞对在同期推出的产品反响异常火爆。
原因就是竞对把软件使用场景绑定平板,购买软件送平板电脑。我们当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使用场景,大多数线下商户本身是不具备办公条件的,在手机上使用一款功能略显复杂的软件,成本和体验很差,软件本身的使用场景也是用户刚需。
上面的例子都很好的说明了,单纯的套思维公式,无法让你做出成功的项目。电商平台的用户不一定是全体商家,根据业务体量、行业类目、使用习惯等进行逐一拆解。
做产品和项目,没有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你离问题的本质,有时候就差几个为什么。
本文来自作者:都市摆渡人,不代表爱氧气立场,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网站属于非赢利性网站,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yangqi@qq.com)爱氧气处理。